物件原型

JavaScript 的物件即透過原型 (Prototype) 機制相互繼承功能,且與典型的物件導向 (OO) 程式語言相較,其運作方式有所差異。我們將透過本文說明相異之處、解釋原型鍊 (Prototype chain) 運作的方式,並了解原型屬性是如何將函式新增至現有的建構子 (Constructor) 之中。

必備條件: 基本的電腦素養、已初步了解 HTML 與 CSS、熟悉 JavaScript (參閱〈First steps〉與〈Building blocks〉以及 OOJS 基礎概念 (參閱〈Introduction to objects〉。
主旨: 了解 JavaScript 的物件原型、原型鍊的運作方式、應如何將新的函式加入原型屬性之中。

「原型」架構的程式語言?

常有人說 JavaScript 是原型架構的程式語言 — 各個物件均具備 1 組原型物件作為範本物件,用以繼承函式與屬性。物件的原型物件可能也具備原型物件,並繼承了其上的函式與屬性。這就是我們所謂的「原型鍊 (Prototype chain)」,同時正好說明為何 A 物件的屬性與函式是透過 B 物件的屬性與函式所定義。

精確點說,這些屬性與函式都是透過物件的建構子函式所定義,並非物件實例本身。

傳統的 OOP 都是先定義了類別,接著在建立物件實例之後,在類型上定義的所有屬性與函式均複製到此實例。但 JavaScript 不會複製這些屬性與函式,卻是在物件實例與其建構子之間設定連結 (原型鍊中的連結),只要順著原型鍊就能在建構子之中找到屬性與函式。

先看個範例會比較清楚點。

了解原型物件

先回到我們寫過的 Person() 建構子範例。在你的瀏覽器裡載入範例。如果你還沒看完前篇文章並製作出此範例,可先使用 oojs-class-further-exercises.html 這個範例 (可看到原始碼)。

我們在此範例中定義了建構子函式:

js
function Person(first, last, age, gender, interests) {
  // property and method definitions
}

接著建立如下的物件實例:

js
var person1 = new Person("Bob", "Smith", 32, "male", ["music", "skiing"]);

如果你在自己的 JavaScript 主控台中鍵入「person1.」,應該會看到瀏覽器根據此物件可用的成員名稱開始自動補完:

在此列表中,可以看到 person1 原型物件上所定義的成員,也就是 Person() 建構子 — nameagegenderinterestsbiogreeting。你也會看到其他如 watchvalueOf 等,同樣也是定義在 Person() 建構子原型物件之上的成員,如此構成 Object。下圖顯示原型鍊的運作方式。

所以當你在 person1 上呼叫了「實際上是定義於 Object 上的函式」,會發生什麼事呢?舉例來說:

js
person1.valueOf();

此函式僅回傳所呼叫的物件數值。此範例所將發生的是:

  • 瀏覽器先檢查 person1 物件上是否有可用的 valueOf() 函式。
  • 其實沒有,所以瀏覽器接著檢查 person1 物件的原型物件 (Person) 上是否有可用的 valueOf() 函式。
  • 同樣沒有,所以瀏覽器再檢查 Person() 建構子的原型物件 (Object) 上是否有可用的 valueOf() 函式。這次有,所以就會呼叫。

備註:再次重申,在原型鍊中的函式與屬性並不是從任一物件複製到另一個物件,而是如上述的,沿著該原型鍊向上存取而得。

備註:直接存取物件的原型物件,並沒有一定的方式。原型鍊中,項目之間的「連結」均定義於內部屬性之內,即 JavaScript 規格中的 [[prototype]] (可參閱 ECMAScript)。新版瀏覽器均具備所謂的「__proto__ (兩邊都是 2 個底線)」屬性,其中就包含了物件的原型物件。舉例來說,你可嘗試「person1.__proto__」與「person1.__proto__.__proto__」看看程式碼中的鍊會是什麼樣子!

原型屬性也定義所要繼承的成員

所以該在哪裡定義所要繼承的屬性與函式呢?若看一下 Object 參考頁面,你就會看到左邊列出許多屬性與函式,遠超過上方擷圖所列 person1 物件所繼承的成員數量。有些繼承了,有些則無?為什麼呢?

原因在於,繼承的成員就是在 prototype 屬性 (你也能稱之為子命名空間 sub namespace) 中定義的成員,也就是以「Object.prototype.」開頭的成員;並非只以「Object.」開頭的成員。prototype 屬性值就是 1 個物件,基本上儲存了許多我們想「讓原型鍊上的物件一路繼承下去」的屬性與函式。

所以如 Object.prototype.watch()Object.prototype.valueOf() 等等,均可用於繼承自 Object() 的任何物件類型,包含以建構子建立的新物件實例。

Object.is()Object.keys(),及其他未於 prototype 內定義的成員,也就不會繼承至 1). 物件實例或 2). 從 Object() 繼承而來的物件類型。這些函式、屬性都只能用於 Object() 建構子本身。

備註:這看起來很奇怪:你怎麼能在建構子上定義函式 (Method),而且這建構子本身也是函式 (Function)?其實「Function」也屬於一個物件類型,可參閱 Function() 建構子參考以進一步了解。

  1. 你可自行檢查現有的原型屬性。回到我們之前的範例,試著於 JavaScript 主控台中輸入:

    js
    Person.prototype;
    
  2. 輸出結果很平淡,畢竟我們並未在自定的建構子原型上定義任何東西。依預設值,建構子的 prototype 都是從空白開始。現在可嘗試下列:

    js
    Object.prototype;
    

這樣就會看到 Objectprototype 屬性中所定義的許多函式,而繼承自 Object 的物件也能找到這些函式。

只要試著尋找如 StringDateNumberArray 等全域物件的原型上定義的函式與屬性,就會看到 JavaScript 中的其他原型鍊繼承範例。這些物件都在其原型上定義了多個成員,因此可作為你建立字串時的範例:

js
var myString = "This is my string.";

myString 上立刻就有多個有用的函式,如 split()indexOf()replace() 等。

警告: prototype 這個屬性,是 JavaScript 中最讓人混淆的名稱之一。你可能會認為this屬性即指目前物件(current object)的原型物件(prototype object),但它其實不是原型 (應該是可透過 __proto__ 存取的內部物件(internal object)才對,記得上面說過的嗎?)。prototype是一個物件(object),內含了你定義所應該繼承的成員。

再次溫習 create()

我們先前講過用 Object.create() 函式建立新物件實例的方法。

  1. 舉例來說,你可先在前面的 JavaScript 主控台範例中試著輸入:

    js
    var person2 = Object.create(person1);
    
  2. create() 實際上是透過特定的原型物件,來建立新的物件。我們在這裡將 person1 作為原型物件,建立了 person2。你可於主控台輸入下列以測試之:

    js
    person2.__proto__;
    

如此將回傳 person1 物件。

建構子的屬性

每個物件實例都具備 1 個建構子屬性,指向「用以建立實例」的原始建構子函式。

  1. 舉例來說,若在主控台中輸入下列指令:

    js
    person1.constructor;
    person2.constructor;
    

    應該兩者都會回傳 Person() 建構子,因為此建構子包含這些實例的原始定義。

    偷吃步的方法,是將圓括弧加到 constructor 屬性 (須包含任何必要參數) 末端,以從該建構子建立其他物件實例。畢竟建構子也是函式 (Function),所以可透過圓括弧將之觸發。你只要納入 new 這個關鍵字,即可將此函式作為建構子。

  2. 在主控台中輸入:

    js
    var person3 = new person1.constructor("Karen", "Stephenson", 26, "female", [
      "playing drums",
      "mountain climbing",
    ]);
    
  3. 現在可試著存取新物件的功能,例如:

    js
    person3.name.first;
    person3.age;
    person3.bio();
    

這樣運作得還不差。你不需常常用這方法,但當你要建立新的實例,又因為某些原因找不到原始建構子的參照,這就特別有用了。

此外,constructor 屬性還有其他用處。舉例來說,如果你有個物件實例,並要回傳建構子 (本身就是實例) 的名稱,就透過:

js
instanceName.constructor.name;

也可嘗試:

js
person1.constructor.name;

修改原型

先看看建構子的 prototype 屬性的修改範例:

  1. 回到 oojs-class-further-exercises.html 範例,先在本機儲存 1 份原始碼的副本。在現成的 JavaScript 中加入下列程式碼,即是將新函式新增到建構子的 prototype 屬性:

    js
    Person.prototype.farewell = function () {
      alert(this.name.first + " has left the building. Bye for now!");
    };
    
  2. 儲存程式碼並在瀏覽器中載入頁面,再輸入下列程式碼:

    js
    person1.farewell();
    

這時應該會看到警示訊息且內含了建構子所定義的人名。這樣很有用,但如果能動態更新整個繼承鍊,且從建構子分割出來的所有物件實例都能使用此新的函式,就會更有用!

花個 1 分鐘想想,我們的程式碼中定義了建構子,然後根據建構子建立實例物件,接著將新函式添增到建構子的原型:

js
function Person(first, last, age, gender, interests) {
  // property and method definitions
}

var person1 = new Person("Tammi", "Smith", 32, "neutral", [
  "music",
  "skiing",
  "kickboxing",
]);

Person.prototype.farewell = function () {
  alert(this.name.first + " has left the building. Bye for now!");
};

但是 farewell() 函式仍可用於 person1 物件實例,其可用的功能已自動更新過。如此證明了我們之前對原型鍊的說明,也代表瀏覽器會沿著鍊往上找「尚未於物件實例上定義的函式」,而非「複製到實例中的函式」。如此可建構強大且靈活的系統。

備註:如果你在讓此範例運作時感覺有點困難,可參閱 oojs-class-prototype.html 範例 (也可看即時運作的情形)。

你很少會看到在 prototype 屬性上定義的屬性,因為照此範例定義的屬性彈性較低,舉例來說,你可新增如下的屬性:

js
Person.prototype.fullName = "Bob Smith";

但因為幾乎不會有人取這名字,所以就沒什麼彈性。最好可以在 name.firstname.last 之外建立 fullName:

js
Person.prototype.fullName = this.name.first + " " + this.name.last;

但因為這樣會參照全域範圍,而非函式範圍,所以也不適用。若呼叫此屬性,則將回傳 undefined undefined。這種模式適合我們先前於原型中定義的函式,因為該函式就是在功能範圍之內,且可成功轉移至物件實例的的範圍。因此你可能會在原型中定義常數屬性 (也就是永遠不需更改的屬性),但一般來說會比較適合在建構子中定義屬性。

事實上,許多物件定義較常見的模式,就是在建構子中定義屬性,而在原型中定義函式。這樣一來,建構子只有屬性定義;函式則切分到不同的區塊,讓整個程式碼較清楚易讀。舉例來說:

js
// Constructor with property definitions

function Test(a,b,c,d) {
  // property definitions
};

// First method definition

Test.prototype.x = function () { ... }

// Second method definition

Test.prototype.y = function () { ... }

// etc.

你可在 Piotr Zalewa 的「school plan app」範例中看到實際運作的範例。

摘要

本文說明了 JavaScript 物件原型,包含原型物件鍊是如何讓物件能互相繼承其特性、原型屬性的本質、原型屬性又是如何能將函式新增至建構子,以及其他相關概念。

接著我們將讓你在自己的任 2 個自訂物件之間,實作功能的繼承。